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下,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7月11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DRG支付方式下医疗质量管理专题培训会,副院长王延国作为本次培训会的主讲人,全院临床、医技、行政等相关科室骨干人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会紧扣DRG支付改革核心要求,围绕“三明医改”全数据监控的未来方向、DRG关键术语释义、医务与医保管理的关联性等重点内容展开深入解读。培训中,副院长王延国详细介绍了DRG分组逻辑、权重计算、CMI值等核心概念,明确了诊断编码、病案首页填写、医保结算清单等关键环节对医院绩效考核与医保支付的直接影响。 针对DRG支付下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点,培训会重点强调了“九项符合”要求,即所有医疗服务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规,从机构资质、人员执业、核心制度落实到药品管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等全流程实现规范化管控。同时,结合“医务与医保如同一币两面”的关联性特点,详细解读了门诊病历、入院记录、主要诊断等医疗文书在医保资金使用合规性、入组诊断编码依据等方面的双重意义,引导医务人员树立“医疗、医药、医保”协同管理意识。

培训还对DRG支付执行中的奖惩机制进行了明确说明,包括实际花费与费率差异带来的定额奖励或扣除、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等,着重强调了医保医师计分制管理的严肃性,警示全体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规范,杜绝虚假记账、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DRG支付方式下的医疗质量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