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下午,我院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专家钟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衔滨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于下午两点在莱矿医院北三楼会议室举行。书记吕方晨、各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参加此次教学活动,书记吕方晨主持此次活动。

第一部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专家钟明以《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总特色》为专题,为在座的医护人员详细的介绍了心衰指南的总特色。本次新指南总共七大特色:
1. 明确提出了心衰新的分型
明确提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的诊断标准。新指南推荐,对于HFrEF患者,应尽早给予由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的可改善预后的治疗;对于HFpEF患者,应针对症状、心血管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心血管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HFmrEF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
2. 明确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诊断流程
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利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接下来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最后,还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合并症。
3. 新增心衰的预防
新指南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评估以识别心衰危险因素,根据目前现行的相关指南,干预生活方式,控制心衰危险因素,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推荐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以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改善其预后。
4. 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对于HFrEF患者推荐应用ACEI(I,A)或ARB(I,A)或ARNI(I,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特定患者还可联合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有HFrEF患者均应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I,A)。
适应证:对于NYHA心功能II~III级、有症状的HFrEF患者,若能耐受ACEI/ARB,推荐以ARNI替代ACEI/ARB,以进一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I,B)。
禁忌证:(1)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2)双肾动脉严重狭窄;(3)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4)重度肝损害(Child-Pugh分级C级),胆汁性肝硬化和胆汁淤积;(5)已知对ARB或ARNI过敏。
以下情况者慎用:(1)血肌酐>221 μmol/L(2.5 mg/dl)或eGFR<30 ml·ml-1·1.73m-2;(2)血钾>5.4 mmol/L;(3)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5 mmHg)。
5. 更新了慢性HFrEF患者治疗流程
新指南对慢性HFrEF治疗流程进行了优化,对所有新诊断的HFrEF患者应尽早使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并逐渐递加剂量,分别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6. 修订了CRT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本指南首次提出了希氏束起搏(HBP)可以作为CRT的另一种方法。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衰患者在药物优化治疗至少3个月后仍存在以下情况,应进行CRT治疗,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1)窦性心律,QRS时限≥150 ms,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I,A);
(2)窦性心律,QRS时限≥150 ms,非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IIa,B);
(3)窦性心律,QRS时限130~149 ms,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I,B);
(4)窦性心律,130 ms≤QRS时限<150 ms,非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IIb,B);
(5)需要高比例(>40%)心室起搏的HFrEF患者(I,A);
(6)对于QRS时限≥130 ms,LVEF≤35%的房颤患者,如果心室率难控制,为确保双心室起搏可行房室结消融(IIa,B);
(7)已植入起搏器或ICD的HFrEF患者,心功能恶化伴高比例右心室起搏,可考虑升级到CRT(IIb,B)。
7. 更新了急性心衰的治疗流程
新指南强调应尽量缩短确诊及开始治疗的时间:
(1)在急性心衰的早期阶段,如果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或呼吸衰竭,需尽早给予循环支持和/或通气支持;
(2)应迅速识别威胁生命的心衰病因(ACS、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等),并给予相关指南推荐的针对性治疗;
(3)根据新的急性心衰临床分类(分类的依据为有无淤血表现和外周组织灌注情况)选择最优化的治疗策略。
随后,钟明专家到内二科办公室进行专家坐诊,坐诊过程中,钟明专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对心衰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药物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第二部分:
李衔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免疫性疾病,尤其擅长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开通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术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李衔滨教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从循证到临床个体化治疗》为题,结合临床案例,他渊博的知识、新颖的思想观念以及独特的演讲方式,使医护人员就像在享受着一场学术上的盛宴。让医护人员了解和学习到目前最新、最实用、最精准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指南,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诊治方法。

通过今天两位专家的学术指导,不仅使我院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及时了解了当前诊治心血管疾病和心衰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莱矿医院临床工作起到了指导推动作用。
